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儿媳孝顺,四处求医问药,花光了家中积蓄,却始终未能见效。一日,儿媳听闻清溪村有奇果能治眼疾,便连忙打听,得知是玄清先生发现的端珠果,当即备好薄礼,搀扶着陈老妪前往终南山茅庐。
玄清见陈老妪精神萎靡,目光浑浊,切脉后道:“老夫人此症,乃是肝郁气滞,肝血亏虚,日久及肾,致肝肾两虚,目失滋养。《素问》云‘久视伤血,久郁伤肝’,老夫人早年操劳,耗伤肝血,又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目不得血养,故生目昏。”
陈老妪叹道:“先生所言极是,我这眼睛,怕是没救了。”玄清安慰道:“老夫人莫要灰心,端珠果虽不能立竿见影,但性甘苦微寒,入肝、肾二经,能养肝血、清肝热、明目退翳,再配合汤药调理肝肾,日久当能见效。”
玄清取来端珠果浆,为陈老妪点眼,又开一方:熟地、枸杞、女贞子滋养肝肾,当归、川芎活血养血,柴胡、郁金疏肝理气,嘱其每日煎服,同时坚持用端珠果浆点眼。陈老妪儿媳细心照料,每日按时给婆婆点眼、熬药,闲暇时还陪婆婆到户外散步,舒缓心情。
起初几日,陈老妪并未觉明显变化,心中有些气馁。玄清得知后,特意前往杏花村探望,劝道:“老夫人,慢病需慢治。肝肾亏虚非一日之寒,目失滋养也非一日能补。端珠果入目,能直达病所,清退虚热;汤药入腹,能滋养脏腑,充盈气血。内外同治,循序渐进,方能见效。”
陈老妪听后,便安心坚持调理。一月之后,陈老妪说能看清儿媳的面容了;两月之后,她能自己摸索着做家务;三月期满,陈老妪竟能独立行走,看清远处的山峦树木。她欣喜不已,逢人便说:“玄清先生的端珠果真是神药,救了我的眼睛,让我重见天日!”此事在杏花村及周边村落广为流传,端珠果的明目功效愈发为人所知,前来求药的人络绎不绝。
第五回
乡邻传扬
口耳相授广流传
自小石头、王勇、陈老妪相继被端珠果治愈后,“山中奇果能明目”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秦岭南北的村落。不仅清溪村、杏花村的人纷纷前来玄清茅庐求药,就连数十里外的村落,也有人不辞辛劳,翻山越岭而来。
玄清本性善良,见众人饱受眼疾之苦,心中不忍,便每日采摘端珠果,捣汁赠人,又耐心传授使用之法:“新鲜果实洗净捣汁,过滤后装入干净瓷瓶,避光保存,三日内用完最佳;点眼时需洗净双手,撑开眼睑,滴入一滴即可,每日三至四次;若目疾较重,可配合养肝明目汤药,效果更佳。”
有一次,邻县一位妇人,因产后失血过多,又操劳过度,患上目赤肿痛之症,视物昏花,连给孩子喂奶都困难。她听闻端珠果功效,便让丈夫背着她,走了两天山路来到终南山。玄清为她诊脉,见其脉象虚细而数,面色苍白,便道:“夫人此症,是产后肝血亏虚,虚火上炎所致。端珠果能清肝虚火、养肝血,正合此症。”
玄清给她取了端珠果浆,又开了一剂以熟地、阿胶、枸杞为主的养血汤药。妇人回去后,按玄清所言调理,十日便觉目赤消退,疼痛缓解,半月后目力恢复如常。她感激不已,特意让丈夫挑了一担自家种的粮食,送到玄清茅庐,还将端珠果的功效告诉了同村的人。
渐渐地,求药的人越来越多,玄清采摘的端珠果已供不应求。他便指引乡邻们前往那处背阴谷涧自行采摘,又教他们辨认端珠果藤木的形态:“此藤叶青绿,脉络呈羽状,红萼五片,果实端正如珠,色泽殷红,触之黏润,切勿与其他野果混淆。”
乡邻们依言而行,果然采到了端珠果,不少人用之治愈了自家或亲友的眼疾。有人将端珠果晒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有人将果浆与蜂蜜混合,制成膏剂,方便携带;还有人发现,除了点眼,少量内服端珠果浆,也能缓解目干涩、视物疲劳之症。这些民间实践,虽未载入典籍,却在口耳相传中不断丰富着端珠果的药用经验,也印证了中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
第六回
医者采风
初录奇珍入札记
贞观八年,长安太医院院判李道宗,因编纂《本草图经》,奉命前往关中各地采风,收集民间草药方。李道宗素闻秦岭多奇药,便一路西行,来到终南山一带。
在清溪村,李道宗听闻了端珠果的传奇,心中好奇不已。他找到村中的李氏,详细询问了小石头治愈翳障的经过,又走访了王勇、陈老妪等被治愈的患者,一一记录下他们的病情、用药方法及疗效。众人皆对端珠果赞不绝口,称其为“明目仙果”。
李道宗乃是严谨之人,虽听闻诸多奇事,却仍需亲自验证。他按照乡邻指引,来到那处背阴谷涧,果然见到了缠绕在崖壁上的端珠果藤。他仔细观察藤木、叶片、花朵、果实的形态,一一绘图记录,又采摘了数枚果实,亲自品尝,只觉初尝微苦,后回甘味,性味与玄清所言一致。
随后,李道宗前往玄清茅庐拜访。二人相见,相谈甚欢。玄清将自己对端珠果的观察、实践及中医理论阐释一一告知:“此果性微寒,味甘苦,归肝、肾二经,能清肝热、养肝血、退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肝热目赤、肝血不足之目昏、翳障遮睛、眼外伤肿痛等症。其效之显,盖因秦岭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此果得天地清润之气,故能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李道宗闻言,连连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中医之道,在于格物致知,从自然中探寻真理。此果未载于前代典籍,却在民间救治无数眼疾之人,正是‘实践先于文献’的明证。”他取出笔墨,将玄清所言、乡邻所传一一记录在札记中,又特意注明:“终南山有果,端正如珠,名端珠果(乡邻亦称端浆果),捣汁点眼,明目退翳,疗效甚佳。”
李道宗临走时,对玄清道:“先生隐居山野,心怀苍生,发掘此等奇药,造福乡邻,令人敬佩。我回去后,当将此果载入《本草图经》,让更多医者知晓,救治更多患者。”玄清笑道:“此乃山野灵物之功,我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绵力。但愿此果能惠及天下眼疾之人,便足矣。”
李道宗的札记,成为端珠果最早的文字记录,而这记录背后,是无数民间实践者的亲身经历,是玄清先生的细心观察与理论总结,更是中国传统医学“口传知识”与“文献记载”互动的开端。端珠果的传奇,并未就此止步,它将在岁月长河中,继续书写着明目济世的篇章。
上卷结语
秦岭灵秀育珍果,珠端色艳蕴仙浆。玄清隐者慧眼识,乡邻实践显奇光。稚童翳退重明视,樵夫伤愈复安康,老妪目昏重见日,口碑相传满山乡。医者采风录奇事,初将芳名入札章。上卷已述发现之缘、救治之实、流传之广、初录之始,下卷更有波澜起伏,且看端浆果如何历经波折,名载方志,光耀杏林,续写明目传奇。
赞诗
秦岭千峰藏玉露,珠华一点映晴光。
清肝退翳疗沉疴,养血明目救迷盲。
野老相传呈妙术,隐贤实践悟医章。
口传心授承先智,本草新添济世方。
尾章
上卷叙罢,端浆果已从秦岭深谷的无名野果,成为民间皆知的明目奇珍。它始于隐士的偶然发现,经乡邻的实践验证,借口耳的广泛传播,终得医者的文字记录。这一过程,恰是中国古代“实践先于文献”的生动写照,也彰显了传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下卷之中,将有更多不同境遇的患者因端浆果而受益,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端浆果的药用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印证,其名也将正式载入《陕西通志》,流芳后世。欲知后续如何,且看下卷分解。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