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老伯,您怎么了?”沈砚秋走过去,见老人的眼睛红肿,眼白上布满血丝,眼角还挂着泪。“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苏老伯叹了口气,“最近总觉得眼睛干,看东西模模糊糊的,风一吹就流泪,有时候还疼得睁不开。城里的大夫开了眼药水,用了也不管用。”
沈砚秋给苏老伯把了脉,脉象弦数,舌红少津:“老伯,您这是肝火上炎,兼有点阴虚,眼睛才会干、疼、红。我给您试试红姑娘的浆汁,或许能管用。”他从药箱里取出新鲜的红姑娘,掐破绛囊,用干净的羽毛蘸着浆汁,轻轻点在苏老伯的眼结膜上。“刚开始会有点凉,忍忍就好。”
苏老伯闭上眼睛,只觉眼角传来一阵清凉,像有股清泉流进眼里,舒服得他忍不住哼了一声。“真舒服!”他睁开眼,看了看远处的树,“好像清楚了点!”沈砚秋又说:“我再给您开副汤药,用红姑娘的果实配枸杞、菊花,枸杞能滋肾养肝,菊花能清肝明目,配着红姑娘,正好给您清肝火、补阴虚。”
他一边包药,一边听苏老伯说元宫的旧事:“以前这宫墙多完整啊,红姑娘就长在御花园里,宫里的娘娘们都喜欢,说这草像小灯笼,吉利。后来朝代换了,宫毁了,草却留了下来,年年都长,守着这残垣。”苏老伯指着墙根的红姑娘,“你看这草,不管墙多破,风多冷,都能活,还能治病,比人强啊。”
沈砚秋想起纳兰词里的“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心里忽然一动——这红姑娘,不就是词里的“朱颜”吗?宫毁了,事忘了,可它还在,用绛囊丹实,治着百姓的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苏老伯,您看这红姑娘,像不像纳兰词里写的‘翠袖倚阑干’的佳人?”沈砚秋说,“它站在残垣上,守着旧事,还能救人,真是草木里的君子。”
苏老伯笑了:“你这么一说,还真像!以前我不懂这词,现在懂了。这草啊,是有灵性的。”沈砚秋把药包递给苏老伯:“您每天用红姑娘浆汁点眼三次,早晚各喝一碗汤药,半个月就能好。”又特意嘱咐,“别吃辛辣的,少熬夜,肝火才不会旺。”
半个月后,沈砚秋再去遗址,见苏老伯正拿着扫帚打扫断碑,眼睛不红了,也不流泪了。“沈大夫,你的药真管用!现在我看东西清楚得很,风一吹也不疼了!”苏老伯高兴地说,“我昨天还摘了些红姑娘,晒在房顶上,以后谁眼睛不舒服,就给他们用。”
沈砚秋把这次的病案记在札记上:“红姑娘浆汁点眼,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干涩;配枸杞、菊花煎服,滋肝阴、清肝热。其草生于故宫残垣,见证朝代更迭,恰合纳兰《眼儿媚》‘故宫事往’之喻,草木有情,亦载历史。”风拂过残垣,红姑娘的绛囊轻轻晃,像在应和他的话。
第四卷古宅根药炮制传薪
初夏,沈砚秋听说京西的蓝旗营有位姓魏的老中医,手里有本祖传的《草木秘录》,里面记载了不少民间草药的用法。他特意备了薄礼,登门拜访。魏老中医年过七旬,鹤发童颜,手里总攥着个紫砂茶壶,见沈砚秋来问红姑娘,倒也乐意分享。
“你说的红姑娘,我知道,不仅果实能用,根也能用。”魏老中医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我祖父传下来的法子,红姑娘的根能治湿热泄泻,比果实还管用,就是性子比果实寒,得炮制一下,不然伤脾胃。”沈砚秋眼睛一亮——他之前只用过果实和全草,从没听说根也能入药,赶紧问:“魏老,您能说说怎么炮制,怎么用吗?”
魏老中医领着他去后院的药圃,里面种着几株红姑娘,根部粗壮,呈黄褐色。“你看这根,得在霜降后挖,这时候根里的药性最足。”他蹲下身,指着根部,“挖出来后,洗干净,切成片,用黄酒拌炒,炒到颜色微黄,酒气散了,就能用了。黄酒能引药入血,还能减根的寒性,让它既能清热止泻,又不伤脾胃。”
正说着,药铺的伙计跑进来:“魏老,城里的张掌柜来了,说他昨天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了一天,现在还浑身没劲儿。”魏老中医点点头:“正好,让你看看红姑娘根的用法。”他从药柜里取出酒炒过的红姑娘根,抓了一小撮,又抓了茯苓、白术,“张掌柜是湿热泄泻,红姑娘根治清热,茯苓、白术健脾祛湿,配在一起正好。”
沈砚秋跟着魏老中医去前堂,见张掌柜脸色蜡黄,捂着肚子,说话有气无力:“魏老,您快救救我,拉得我腿都软了,还恶心想吐。”魏老中医让他坐下,摸了摸他的脉,又看了看舌苔:“舌红苔黄腻,是湿热泄泻没错。喝了这药,下午就能好。”
伙计把药熬好,张掌柜喝了一碗,没过一个时辰,就说肚子不疼了,也不想吐了。下午再喝一碗,泄泻就止住了,第二天来谢的时候,已经能正常走路了。“魏老,您这药真神!比我上次在别的药铺抓的药管用多了!”张掌柜说。
魏老中医笑着指了指沈砚秋:“这药里的红姑娘根,是他来问,我才拿出来的。这法子是我祖父传的,《本草纲目》里只写了红姑娘的果实,没提根,可我们民间用了几十年,治泄泻从来没失手过。”沈砚秋赶紧说:“魏老,您这法子太珍贵了,我想把它记在我的札记里,传给后人,行吗?”魏老中医点头:“当然行!好法子不能藏着,得让更多人知道,才能救更多人。”
沈砚秋把红姑娘根的炮制方法和治湿热泄泻的用法,详细记在札记上,还画了根的样子和炮制的步骤。临走时,魏老中医送给他一本《草木秘录》的抄本,里面还有几处提到红姑娘,说南方用它治天疱疮。“你要是有机会去南方,可以找找那边的用法,说不定还有新发现。”魏老中医说。
沈砚秋捧着抄本,心里满是感激——这红姑娘的智慧,藏在老嬷嬷的口传里,藏在守陵人的旧事里,藏在老中医的炮制法里,一点点拼凑起来,才成了完整的草木医道。他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正照在药圃的红姑娘上,绛囊丹实,像缀在绿叶间的星星,亮得晃眼。
上卷结语
沈砚秋把《红姑娘医理札记》的上卷整理好,纸页上记满了病案、用法、炮制方法,还有从民间听来的故事、从词里品出的意境。上卷的半年里,他从市集的喉痹,到农舍的惊风,从残垣的目疾,到古宅的根药,一点点摸清了红姑娘的“脾气”——它性寒,能清热,果实治喉痛、目疾,全草治惊风,根能止泻,还能通过炮制改变药性,适配不同的病症。
可他知道,这还不是红姑娘的全部。魏老中医说南方有治天疱疮的用法,札记里还有几处空白,等着他去填补。窗外的红姑娘,已经结出了小小的绛囊,风过的时候,像在催他继续走下去——去南方,去更多的地方,找更多的民间用法,补全这草木里的智慧,也补全这藏在绛囊丹实里的历史记忆。
他把札记放进药箱,又往里面装了些晒干的红姑娘果实和根片。下一卷,他要去江南,去看看那里的红姑娘,听听那里的口传妙法,让这盏“小灯笼”,照得更远,也让这草木里的医道与历史,传得更久。
上卷赞诗
绛囊缀垣沐晚寒,丹实清心解喉干。
惊风妙法凭口传,目疾轻揉汁自安。
根制药成止泻捷,故宫旧事寄朱颜。
医书未载民间智,一盏灯明岁月宽。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少年附身韦小宝,和康熙做兄弟,唬弄皇帝有一手绝色美女尽收,色遍天下无敌手!睿智独立,诱惑惊艳的蓝色妖姬苏荃花中带刺刺中有花的火红玫瑰方怡温柔清新纯洁可人的水仙花沐剑屏空谷幽香,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双儿倾国倾城,美丽绝伦的花中之王牡丹阿珂诱惑惊艳美艳毒辣的罂粟花建宁空灵纯洁娇艳精怪的山涧兰花曾柔...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