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亳州铜釜补骨传 明清药艺证真章下卷(第2页)

离开王老先生家时,夜色已深,亳州老药市的灯笼次第亮起,药香飘在青石板路上,像在为这段跨越数百年的传承引路。周景明看着手里的调查笔记,忽然明白:传统医学的“魂”,从来不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而在民间药工的双手上,在患者康复的笑脸上,在这些“史志不载却代代相传”的细节里——这才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正内涵。

下卷四古艺薪火照新程药香永续传真情

在亳州中药炮制技艺非遗传承基地的教室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一排排复刻的铜质炒药锅上,泛着温暖的光泽。二十多个年轻的学徒围在锅旁,听周景明讲解补骨脂的炮制工艺,手里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大家看这口铜锅的弧度,”周景明指着锅沿,“它的直径是一尺二,深度是六寸,这样的比例能让文火均匀包裹每一颗补骨脂,避免局部受热不均。明清药工做锅时,都是按这个尺寸打制的,不是随便做的。”他拿起一颗炒好的补骨脂,递给学徒们传阅,“这就是‘琥珀黄、微焦香’的标准,你们记住,炒到这个程度,补骨脂素的溶出率最高,燥性最低。”

学徒小张举起手:“周老师,为什么不用铁锅炒呢?铁锅导热更快,不是更省时间吗?”周景明笑着说:“你可以试试用铁锅炒。”他让小张用铁锅炒了一小撮补骨脂,没过多久,补骨脂就变成了焦黑色,闻着有糊味。“这就是原因,”周景明指着焦黑的药,“铁锅导热太快,容易局部过热,破坏补骨脂素;铜锅导热均匀,能慢慢把黄酒的温性和补骨脂的药性融合在一起,这是古人用无数次失败换来的经验。”

这时,张老义提着一袋补骨脂走进教室,手里还拿着一本翻烂的《同德堂药帮手记》:“孩子们,我来给你们演示下四神丸的配伍。”他把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按比例放在铜盘里,“补骨脂是君药,要占四成;肉豆蔻是臣药,占两成;五味子和吴茱萸是佐使药,各占一成。你们看,君药要碾得最细,这样药效才能先发挥;佐使药可以碾得粗些,避免药性太烈。”

“张师傅,为什么吴茱萸要少放啊?”学徒小李问。张老义拿起一颗吴茱萸,放在嘴里嚼了嚼:“吴茱萸性烈,放多了会刺激肠胃,让人恶心。我父亲年轻时,有个学徒多放了吴茱萸,患者吃了就吐,后来再也不敢多放了。这些都是教训,得记在心里。”

周景明接过话头:“大家要记住,炮制不是机械的步骤,而是‘因人、因病、因药’调整的艺术。比如治腰痛的补骨脂,要多配杜仲;治五更泻的,要多配肉豆蔻;患者是老人,就要减吴茱萸的量。这就是传统医学的‘辨证施治’,不仅体现在开方上,还体现在炮制上。”

演示结束后,学徒们轮流上手炒药,张老义在一旁指导:“小王,火候大了,烟都白了,赶紧调小;小李,木铲翻得慢了,这边的补骨脂要焦了……”教室里充满了铜锅的温热、药香的醇厚,还有学徒们的欢声笑语。周景明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出土铜锅的药垢——那些褐色的痕迹,不也是一代代药工这样手把手教出来的吗?

夕阳西下时,学徒们都炒出了合格的补骨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成就感。周景明拿着学徒们炒的药,对他们说:“这些补骨脂,明天会送到亳州的中医院,给腰痛的患者用。你们炒的不是药,是传承,是希望——希望你们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到今天还能用。”

走出教室,基地的院子里飘着补骨脂的香气,与远处药市的药香融为一体。周景明看着夕阳下的铜锅,忽然觉得:这口锅、这门艺、这味药,早已超越了“文物”“技艺”“药材”的范畴,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它让我们看见明清药工的匠心,让我们读懂传统医学的智慧,更让我们相信,只要有人传承,这缕药香,就会永远飘荡在岁月的长河里,温暖一代又一代的人。

结语

亳州明代药市遗址出土的铜质炒药锅与青石碾槽,是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先于文献”的鲜活物证。铜锅内壁的淡褐色药垢,经现代检测证实为补骨脂与黄酒的混合物,模拟实验进一步验证“文火微焦”可使补骨脂素溶出率提升至32。7%,量化了明清炮制工艺的科学性;碾槽内的补骨脂、杜仲、胡桃壳残屑,与《同德堂药帮手记》的配伍记载相互印证,还原了“补骨脂配杜仲治腰痛”“配肉豆蔻治五更泻”的民间实践,填补了《亳州志》等文献的空白。

从明代同德堂药工的“三看三闻”炒药法,到清代方志的简略记载,再到现代考古、实验与田野调查的综合考证,补骨脂的炮制与配伍经历了“实践探索—口传心授—文献收录—实物验证—当代传承”的完整循环。民间药工通过无数次试错,摸索出火候、配伍的细节;这些细节先以非文字形式传承,部分被文献选择性收录,最终借助考古实物得以完整还原——这正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传统医学智慧的最佳诠释。

这些文物与实践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指引:它们提醒我们,传统医学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文献解读,更需深入民间田野,从古老工艺中挖掘经得起现代科学验证的核心智慧,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赞诗

亳州铜釜载明清,文火微焦药韵凝。

补骨温肾传千古,配伍君臣证古经。

史志留白凭实践,田野寻真靠传承。

莫道古艺随烟去,一铲一碾总关情。

尾章

如今,在亳州中医药博物馆的“明清药艺厅”里,那口明代铜质炒药锅与青石碾槽被置于展厅中央,旁边陈列着复刻的梨木铲、黄酒坛,还有按《同德堂药帮手记》炮制的补骨脂丸、四神散。展柜前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周景明团队的实验视频,讲解“文火微焦”的科学原理,以及张老丈、李阿婆、王翁的康复故事——冰冷的文物,因这些鲜活的细节有了温度。

在亳州中药炮制技艺非遗课堂上,年轻的学徒们仍在用铜锅炒补骨脂,背诵着“青烟生,黄酒挥;褐烟起,药香飞”的口诀。他们中,有人已能独立炮制合格的补骨脂,送到当地中医院;有人考取了中医药大学,带着铜锅炒药的实验数据,在课堂上讲解传统工艺的科学性;还有人成了非遗传承人,带着复刻的铜锅,去全国各地展演,告诉更多人“老药工的智慧有多了不起”。

这口铜锅、这个碾槽,早已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流动的传承——它让明清药工的匠心穿越时空,与当代人的健康需求相遇;它让“实践先于文献”的真理,在一次次炒药、一次次治病中得到印证;它更让我们明白,传统医学的生命力,从来不在书本的故纸堆里,而在一代代人“守正创新”的双手上,在“为民治病”的初心上。

亳州的药香,还在飘;补骨脂的故事,还在传——这缕跨越四百年的药香,终将在传承中,温暖更多岁月,治愈更多生命。

热门小说推荐
神墓

神墓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圣堂

圣堂

一个小千世界狂热迷恋修行的少年获得大千世界半神的神格,人生从这一刻改变,跳出法则之外,逆天顺天,尽在掌握!骷髅精灵不能说的秘密,尽在火热圣堂,等你来战!...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