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刘仲文把这些都记了下来,还特意采访了村里的老人们,记录下他们口传的破故纸用法——比如王阿婆用破故纸叶子煮水泡脚治脚气,李伯用破故纸种子配核桃治老人夜尿多,陈栓柱用破故纸秸秆烧成灰拌在土里改良土壤……这些没被写进医书的民间智慧,都被他一一收录。
临走时,刘仲文对陈九真说:“老丈,您和破故纸的故事,不仅是太行的故事,更是咱中原医学的故事。晚辈一定会把它写进史书里,让后人知道,本草的智慧,不仅在医书里,更在百姓的实践里;医学的传承,不仅靠文字,更靠口耳相传。”
几个月后,刘仲文派人送来一本《晋史·方技志》的抄本,里面专门有一篇《太行破故纸传》,详细记载了破故纸的发现、药效、种植法、炮制法,还有陈九真的事迹,结尾写道:“破故纸生于太行,显于九真,实践为先,口传为辅,文献后成,此乃中原医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真谛也。”
陈九真捧着抄本,老泪纵横。他把抄本挂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对陈栓柱说:“你看,这破故纸不仅能治病,还能写进书里,让后人记得。咱陈家的本分,就是把这药、这法子,一直传下去。”
第八卷薪火相传满太行
后晋开运二年秋,陈九真已经五十八岁了,身体大不如前,走路需要拄着拐杖,却还是每天去药田看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得找个靠谱的人,把种破故纸、识本草、治寒疾的本事传下去。
他选了三个徒弟:一个是村里的孤儿狗剩,手脚勤快,对药田格外上心;一个是镇上药铺的伙计小马,识得些药材,想学着炮制;还有一个是王鹤年的徒弟小赵,读过医书,懂些医理,能帮着整理病案。
教徒弟时,陈九真最看重“认药”。他带着三个徒弟去鹰嘴崖的山洞,指着洞壁上的破故纸:“认破故纸,先看叶——卵形,带细齿,摸着有绒毛;再看果——扁圆荚果,熟了会裂;最后闻味——辛香温醇,不冲鼻。要是在山里迷了路,闻着这味,就能找到它。”他还让徒弟们亲手揉搓叶子,感受那股暖意:“记住这感觉,以后给人敷腿,就知道叶子够不够劲。”
教炮制时,他手把手地教狗剩盐炒破故纸:“火要文火,不能大,炒到种子发黄,香味出来就停,不然糊了就没用了。你看,像这样翻动,每粒种子都要炒到。”他教小马酒蒸破故纸:“米酒要陈年的,泡一夜,蒸一个时辰,种子吸足了酒气,才够温阳。”
教辨证时,他让小赵跟着自己去看病人。有次村里的周大娘得了“寒痹”,胳膊疼得抬不起来,连梳头都费劲。陈九真让小赵摸脉:“你看,脉沉紧,是寒湿痹痛,得用破故纸配独活、桑寄生,驱寒除湿。”小赵记在本子上,后来自己给周大娘煎药,喝了半个月,周大娘的胳膊就能抬起来了。小赵高兴地说:“师父,我终于懂了,辨证不是死记医书,是看病人的真症状!”
这年冬天,太行下了场大雪,山里的路被封了,邻村的一个孩子得了“小儿惊风”,还带着寒症,发烧、抽搐,手脚却冰凉。孩子的父母急得没办法,冒着大雪来找陈九真。陈九真年纪大了,走不动山路,就让狗剩带着药去。
“狗剩,你记住,”陈九真把药包递给狗剩,“这孩子是寒入心包,用破故纸配附子、干姜,煎药时加一勺红糖,温着喂,每半个时辰喂一次,烧退了就停附子,换成桂枝。”狗剩点点头,揣着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雪里。
走了两个时辰,狗剩才到邻村。他按照师父的嘱咐,给孩子煎药、喂药,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烧退了,不抽搐了,手脚也暖和了。孩子的父母要给狗剩钱,他没收:“俺师父说,治病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救人。”
等狗剩回到陈家坳,陈九真正在药田边等他。雪落在老人的头发上,像盖了层霜。“师父,孩子好了!”狗剩激动地说。陈九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俺的徒弟,没给俺丢脸。以后,这太行的破故纸,就靠你们了。”
又过了几年,陈九真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他去世前,把三个徒弟叫到身边,指着院子里的破故纸:“这草,是太行的宝,也是百姓的宝。你们要好好种,好好用,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别让它断了传承。”
徒弟们照着师父的话做了。狗剩教村民们种破故纸,把种植法传到了太行深处;小马在镇上开了家药铺,专门炮制破故纸,卖到了山西、河北;小赵则整理了陈九真的树皮册和王鹤年的医案,写成了《太行破故纸用法》,让更多郎中学会了用这味药。
后来,到了宋代,《开宝本草》收录了破故纸,注明“生太行山谷,一名补骨脂,性温,治腰膝冷痛、遗尿、泄泻、宫寒不孕”,还引用了陈九真的病案;明代的《本草纲目》里,更是详细记载了破故纸的种植、炮制、配伍,称其为“北方寒疾之要药”。
如今,太行山里的破故纸依旧在生长,淡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辛香漫过田埂,漫过村庄。陈家坳的孩子们,从小就听着陈九真的故事长大,他们知道,曾经有个药农,在寒夜里发现了一株草,用它治好了无数人的病,还把本事传了下来;他们知道,本草的智慧,藏在实践里,藏在口耳相传里,藏在每一个用心对待土地和百姓的人心里。
结语
后晋以降,太行破故纸的名声越传越远,从山间村落传到州府城镇,从口耳相授到文献记载,从一味民间草药变成中医里治寒疾的常用药。它的故事,不仅是一味药的传奇,更是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先于文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动写照——陈九真没有读过多少医书,却凭着一双发现的眼睛、一双实践的手、一颗仁爱的心,让破故纸从山洞里的无名草,变成了救苦救难的“仙药”;村民们的口传经验,没有写成文字,却填补了文献的空白,让破故纸的用法更加丰富;王鹤年、刘仲文等人,则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让实践的智慧得以流传后世。
如今,我们翻开《开宝本草》《本草纲目》,还能看到“破故纸”的记载,还能读到它治腰膝冷痛、遗尿、泄泻、宫寒的药效。可我们更该记得,在五代的太行山里,有个叫陈九真的药农,曾在寒夜里揉搓着破故纸的叶子,缓解自己的老寒腿;曾在田埂上教村民们种破故纸,编着简单的口诀;曾在油灯下记录病案,一笔一画,都是对百姓的牵挂。
破故纸的种子,轻薄如纸,却能温补厚重的骨骼之气;陈九真的故事,平凡如尘,却能照亮传统医学的传承之路。这或许就是本草的魅力,也是医者的初心——无论多么平凡的草木,只要用心发现、用心实践,就能成为救苦救难的良药;无论多么普通的人,只要心怀仁爱、心怀传承,就能成为医学史上的微光。
太行依旧,故纸犹香。陈九真的故事,会像破故纸的种子一样,在太行山里生根发芽,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也在传统医学的长河里,永远闪耀着实践与仁爱的光芒。
赞诗
太行深秋寒雨骤,九真避洞识奇草。
叶揉温香驱痹痛,籽如破纸补骨腰。
盐炒酒蒸精炮制,辨证施治解民焦。
口传经验填文献,史笔收录传青霄。
薪火相传满山谷,故纸辛香至今飘。
莫道草木无灵性,仁心一片胜琼瑶。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
神魔陵园位于天元大6中部地带,整片陵园除了安葬着人类历代的最强者异类中的顶级修炼者外,其余每一座坟墓都埋葬着一位远古的神或魔,这是一片属于神魔的安息之地。一个平凡的青年死去万载岁月之后,从远古神墓中复活而出,望着那如林的神魔墓碑,他心中充满了震撼。沧海桑田,万载岁月悠悠而过,整个世界彻底改变了,原本有一海峡之隔的...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地球少年江云卷入了一个神秘的超凡世界之中,获得了超凡之力,并且开始在地球以及一个个超凡世界,开启了自己追逐巅峰的超凡旅程。VIP。全订阅可入,要验证。普通。(ps已经完本神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