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幕阜白术军下卷(第1页)

第五卷:邹氏传艺,术蕴农道

太史慈班师后,幕阜山的雨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把阳坡的黄土晒得暖洋洋的。邹郎中的药圃里,新播的白术种子破土而出,紫芽顶着露珠,像一群刚睡醒的孩童。他知道,这株救了三军的灵草,得让更多人学会种养,才能真正护佑一方。

邹郎中把儿子邹明叫到药圃,指着白术幼苗说:“这草金贵,得顺着天时养。你看,春分时它要‘生’,得松松土,让根能喘气——就像人开春了要舒展筋骨;夏至时它要‘长’,得勤除草,别让杂苗抢了养分——就像田里的稻子,要精心侍弄;霜降时它要‘收’,得选晴天挖,挖早了力气没攒够,挖晚了会受冻——就像庄稼熟了要及时割。”

邹明跟着父亲学炮制:新鲜白术用米泔水浸三日,他问为何,父亲说:“米泔水是‘土之精’,能去白术的燥性,就像性子烈的人,得磨磨棱角;浸好后切片,用麸皮炒至微黄,麸皮属土,能助它健脾之力——就像好钢得经火炼,才能成利器。”这些法子,邹明都记在心里,还刻在自家屋墙的木板上,成了邹家的“白术心经”。

有一年,“土运不及”,白术长得瘦小,村里有人想多施肥催长。邹郎中拦住了:“白术性子实,就像山里的汉子,施多了肥反而虚胖,没用。它要的是‘土气匀’,不是‘肥力猛’。”他带着村民在地里掺了些河滩的细沙,让土壤疏松,次年白术果然长得饱满。村民们叹道:“还是邹老爹懂这草的心思!”

邹氏子孙代代传习种术之法,到了南北朝,邹家的白术已远近闻名。有人来拜师,邹家从不藏私,教他们看土色:“黄土带点红,种术准成功;黑土太黏,术根会烂”;教他们辨气候:“春寒多,盖层草;夏涝勤,挖沟排”。这些口传的经验,比医书还管用,幕阜山的白术,也越种越多,成了山民的“救命粮”和“钱袋子”。

第六卷:贡术入宫,声名远播

明朝隆庆年间,平江来了位新知县,姓王,是个文官,却懂医理。他听闻幕阜山的白术能治“脾虚湿困”,便亲自上山考察。见邹氏后人邹守仁种的白术,根茎肥白如脂,断面朱砂点密布,香气醇厚,不由惊叹:“这等好药,竟藏在深山!”

恰在此时,宫中太后患“久泻”,太医院用了许多名贵药材都无效。王知县心思一动,取了邹家最好的白术,配上茯苓、干姜,制成药丸,托人送入京城。太后服用半月,腹泻竟止,面色也红润了。隆庆帝大悦,问此药何来,太监回禀:“来自湖广平江,名‘平术’。”

帝曰:“此药能安太后,当为贡品。”从此,平江白术成了“贡术”,每年霜降后,邹家都要选最粗壮的白术,按“三蒸三晒”的古法炮制,装入锦盒,由驿站快马送往北京、南京。盒子上贴着封条,写着“平江贡术”,盖着县衙的红印,风光得很。

送贡术的路上,还有讲究:得用黄土垫箱底,防颠簸伤了药性;遇雨天要用油布裹紧,怕湿气侵入——就像护送贵重的玉器。邹守仁常对送贡的人说:“这不是普通的药,是咱平江的脸面,得敬着护着。”

有一年,贡术送到京城,太医院院判验看后,赞道:“平江白术,形圆而大,气香而厚,断面朱砂点如星,比别处的术,健脾之力胜三分!”他将其载入《本草品汇精要》,写道:“平术,出湖广平江幕阜山,得土气最纯,为白术之冠。”从此,“北参南术”的说法传开,平江白术的名声,比洞庭湖水还广。

第七卷:术通四海,誉满中外

清代康乾盛世,商贸流通渐盛。广州十三行的药商听闻平江白术之名,特地派人来收购。邹家后人邹玉堂,是个见过世面的,他说:“咱的白术,不光要供朝廷,还要让外乡人也能用得上。”他定下规矩:卖给药商的白术,必须是三年生以上的“老术”,每斤要保证有多少个朱砂点,少一个就减价。

药商把平江白术装船,沿长江而下,经广州远销东南亚。在越南,华侨用白术配当归,治“产后虚损”;在新加坡,中医用白术配陈皮,治“水土不服”。有个马来苏丹,患“腹胀”多年,服用平江白术汤后痊愈,竟派人来平江,想聘邹玉堂去当御医。邹玉堂笑着回绝:“白术离了幕阜山的土,就没那么灵了,我得守着这根。”

道光年间,《岳州府志》编修,特地来平江考察,将白术的种植、炮制、功效详细记入:“平术,春种秋收,阳坡黄土为佳。其性甘温,入脾经,燥湿健脾,治虚劳、水肿、泄泻……”还收录了邹家的“七情配伍歌”:“术配茯苓水湿消,术配干姜寒泻疗,术配人参气力增,术配当归血自调。”这些文字,让口传的经验有了文献依托,也让平江白术的名声更响。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召开,中国馆里,平江白术与茅台、丝绸同台展出。其雪白的根茎、密布的朱砂点,吸引了各国商人的目光。有位美国药商尝了白术粥,感叹:“这来自中国的‘土精’,竟有如此温润的力量!”最终,平江白术斩获金奖,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这株从三国军营走出的灵草,终于走向了世界。

第八卷:结语·赞诗·术道永恒

时光流转,幕阜山的阳坡上,白术依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邹氏后人仍守着“顺天时、合土性”的古训,只是如今用上了科学的种植方法,产量更高,品质却不减当年。当地建起了白术博物馆,墙上挂着《岳州府志》的记载,玻璃柜里陈列着当年巴拿马博览会的奖牌,还有邹家传下来的竹刀、药篓——这些物件,诉说着一株草的传奇。

平江白术的故事,是中国传统医学“实践先于文献”的鲜活注脚:从邹郎中在军营里的临场配伍,到《岳州府志》的系统记载;从山民口传的种养口诀,到国际舞台的金奖认证,它始终在“生活实践”与“文化升华”中成长,印证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

平术赞诗

幕阜山中藏玉根,千年雨露育灵真。

春抽紫芽承木气,秋实琼肌聚土精。

曾救三军消湿疫,亦随贡使入宫廷。

而今四海传声誉,不愧南州第一珍。

尾章

白术,这株得中央土气的灵草,它的传奇,不在神异,而在“接地气”——接幕阜山的黄土气,接邹氏药农的烟火气,接三军将士的汗血气,接中外患者的期盼气。它告诉我们:最好的药材,永远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最伟大的智慧,往往藏在代代相传的实践中。

如今,当你走进平江的白术田,仍能闻到那股温厚的香气,像千年前邹郎中熬药的味道,像三国军营里飘出的药香,更像这片土地对生命的温柔馈赠。这香气里,藏着中医药的根,也藏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永恒追求。

(全卷终)

热门小说推荐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风流英雄猎艳记

风流英雄猎艳记

生长于孤儿院的少年刘翰和几女探险时偶得怪果奇蛇致使身体发生异变与众女合体并习得绝世武功和高超的医术为救人与本地黑帮发生冲突得贵人相助将其剿灭因而得罪日本黑道。参加中学生风采大赛获得保送大学机会。上大学时接受军方秘训后又有日本黑龙会追杀其消灭全部杀手后又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和青歌大赛并取得非凡成绩。即赴台探亲帮助马当选总统世界巡演时与东突遭遇和达赖辩论发现超市支持藏独向世界揭露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为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在颁奖仪式上其却拒绝领奖主人公奇遇不断出现艳遇连绵不...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娘,借个火(师娘,别玩火)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悦女吴县

悦女吴县

书名?阅女无限??呵呵,广大银民,请看清楚哦。吴县,这个二十岁的青涩小子,进城上学,居然一不留神,取悦于众多美女,在众女的帮助下,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且看主角如何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吴县的悦女事业中去。蹩脚的猪脚,由一个初哥,逐渐成为花丛高手。...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