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欧罗巴珀韵 念珠护世记上卷(第1页)

欧罗巴珀韵:念珠护世记

楔子

波罗的海的浪,拍了千年岩岸,将松脂凝成的琥珀,揉成了欧罗巴的“圣石”。早在罗马时代,普鲁士的渔民便在潮退后的沙滩拾得此石——蜜蜡色的温润如阳光,金珀色的通透似星光,握在掌心能散出淡淡的松香气。有老渔民出海遇风暴,将碎琥珀揣在怀中,竟少受寒湿之苦;农妇用琥珀碎屑煮水,给腹泻的孩儿喂服,竟得止泄安睡。

彼时,基督教尚未将其奉为“圣物”,这些疗愈之法仅靠口耳相传,藏于渔村的木屋、农庄的谷仓,未着一字于经卷。直到中世纪,普鲁士垄断了波罗的海琥珀开采,将其雕琢成“玫瑰念珠”——串珠间的松香气,与祈祷的梵音相融,信徒说它能“净化灵魂”,而民间医者却暗合中医“琥珀芳香辟秽、解毒护正”的论断。于是,欧罗巴的琥珀念珠,便成了横跨信仰与医道的灵物,在黑死病的阴影来临前,早已在口传的烟火里,藏好了救苦的密码。

上卷

第一回科隆疫起尸横巷琥珀念珠显异光

1348年的春,黑死病如暗雾般漫过科隆的城墙。起初只是城郊的乞丐咳着血倒在街头,没过十日,城内的面包房、铁匠铺便接连闭户——染疫者先是高热如焚,腋下、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得像核桃,接着皮肤浮现紫黑色的斑,不出三日便气绝身亡。城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成了生者最后的避难所,每日都有信众抱着十字架哭倒在广场,而教堂的修士们,却在恐惧中发现了一件异事:常年手握琥珀念珠祈祷的修士,染疫率竟不足常人的一成。

修士海因里希是教堂的典籍管理员,三十岁出头,眉宇间带着书卷气,却也有医者的细心。他看着广场上堆积的尸体,又摸了摸自己颈间的琥珀念珠——这串念珠是普鲁士工匠所制,颗颗蜜蜡色,磨得圆润光滑,握久了会散出松脂的暖香。前几日,负责掩埋尸体的修士托马斯突然高热,海因里希本以为他难逃一劫,却见托马斯昏迷中仍紧攥着琥珀念珠,三日后竟奇迹般退了热,只是淋巴结仍有些肿胀。

“这念珠……或许不只是祈祷的工具。”海因里希对着圣母像喃喃自语。他找出教堂储藏室里的旧羊皮卷,翻遍了所有关于“圣物”的记载,却只找到“琥珀象征纯洁”的只言片语,未有一字提及它能抵御疫病。无奈之下,他只能亲自试验——他取来托马斯用过的念珠,用银刀刮下少许碎屑,放在鼻尖轻嗅,松香气比寻常琥珀更浓;又将碎屑溶于温水,滴在自己的手腕上,只觉皮肤微微发凉,随后有暖意渗入,竟扫去了连日熬夜的疲惫。

恰在此时,教堂外传来哭喊声,面包师约翰的妻子抱着三岁的儿子奔来,孩子浑身滚烫,腋下的淋巴结肿得发亮,嘴唇已经发紫。“海因里希修士,求您救救他!”约翰妻子跪在地上,泪水打湿了海因里希的僧袍。海因里希看着孩子微弱的呼吸,想起中医典籍中“疫毒袭表,当以芳香辟秽、解毒护正”的说法——琥珀的松香气,不正是“芳香”之属?他当即将刮下的琥珀碎屑溶于温牛奶,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孩子,又将自己的念珠拆了一颗,碾碎后敷在孩子肿胀的淋巴结上,再用布条轻轻缠好。

“今夜守着他,若高热不退,便再喂一次琥珀水。”海因里希叮嘱道。约翰妻子点头如捣蒜,抱着孩子在教堂的角落坐下。那一夜,海因里希在圣母像前祈祷了整夜,晨光熹微时,他听见角落里传来孩子的哭声——不是病痛的呻吟,而是饿了的啼哭。他奔过去一看,孩子的高热已退,淋巴结虽仍肿着,却不再发烫,正睁着眼睛要奶喝。约翰妻子喜极而泣,对着琥珀念珠连连叩拜:“这是圣母的护佑!是圣石的力量!”海因里希却摸着念珠,心中了然:这不是神迹,是琥珀的“辟秽解毒”之力,只是这法子,还需在更多人身上验证。

第二回孤儿院中生疫恐珀熏lavender化浊烟

黑死病愈演愈烈,科隆城内的孤儿院成了重灾区。院长玛莎嬷嬷带着十个孤儿躲在教堂西侧的小楼里,可前日,最大的孤儿彼得突然开始呕吐、腹泻,皮肤也泛起淡淡的灰斑,其余孩子吓得缩在角落,连饭都不敢吃。玛莎嬷嬷急得团团转,想起海因里希修士治好面包师儿子的事,便顶着风险,抱着彼得赶往教堂。

海因里希见彼得面色灰败,气息微弱,舌苔厚腻如积垢,心中一沉——这是中医所说的“疫毒入里,浊邪困脾”之证,比面包师儿子的“疫毒袭表”更重,单靠琥珀水怕是不够。他想起修道院花园里种着的薰衣草,那紫色的小花晒干后,能散出清冽的香气,民间常用它熏衣驱虫,中医也认为薰衣草“芳香化浊、和胃止呕”,若与琥珀同用,或许能增强“辟秽解毒”之力。

“玛莎嬷嬷,你先带彼得去暖阁,我去取些东西。”海因里希说着,快步走向花园。此时的花园早已荒芜,唯有薰衣草仍顽强地开着,紫色的花瓣上沾着晨露。他摘下一大把薰衣草,又返回储藏室,找出信徒献祭的三串琥珀念珠——这些念珠有的镶嵌着银饰,有的刻着十字架,都是信众的心头之物。海因里希对着念珠默念片刻,才用银刀将其一一碾碎,琥珀碎屑落在石臼中,泛着蜜蜡色的光,松香气混着薰衣草的清香,竟驱散了空气中的疫腐之气。

他将琥珀碎屑与薰衣草混合,放入教堂的铜制熏炉中,点燃下面的炭火。随着炭火渐渐升温,熏炉中冒出淡紫色的烟雾,烟雾缓缓飘向暖阁,松脂的暖香与薰衣草的清冽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每个角落。海因里希又取来少量琥珀粉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撬开彼得紧闭的牙关,慢慢喂入——糊状的琥珀能更好地附着在肠胃黏膜上,起到“解毒护胃”的作用。

玛莎嬷嬷抱着彼得,看着淡紫色的烟雾在暖阁中流转,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约莫一个时辰后,彼得突然咳了一声,吐出一口浑浊的绿水,随后便睁开了眼睛,虚弱地说:“嬷嬷,我饿……”海因里希松了口气,对玛莎嬷嬷说:“这熏烟要每日熏三次,每次一个时辰,其余孩子也喝些稀释的琥珀水,能预防染疫。”玛莎嬷嬷连忙点头,回去后便按海因里希的法子做,果然,其余孩子没有一人染疫,彼得也在三日后完全康复,能跟着嬷嬷一起整理花园。

消息传到孤儿院附近的街区,有居民悄悄来求琥珀碎屑和薰衣草,海因里希从不拒绝,只是叮嘱他们:“体寒者熏烟时要加少许生姜,体热者可多放些薰衣草。”这些细微的调整,全是他从彼得的病例中总结而来,没有任何文献参考,全凭“辨证施治”的直觉——就像中医看病,从不会用一个方子治所有病,琥珀与薰衣草的搭配,也需随人的体质而变。

第三回村庄疫深人绝望珀粉外洗辟秽浊

科隆城西北的维滕村,是个以种植小麦为生的村庄。黑死病传到这里时,正值小麦灌浆的季节,可村民们却无暇顾及田地——每日都有人染疫身亡,活着的人要么躲在屋里不敢出门,要么背着行囊逃往别处,村庄里只剩下老弱妇孺,死气沉沉。村长汉斯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看着空荡荡的麦田,心如刀绞,他听说科隆大教堂的修士能用琥珀念珠防疫,便骑着仅剩的一匹瘦马,冒着风险赶往城里。

海因里希听闻维滕村的惨状,当即决定带着两名修士前往。他们带上足够的琥珀碎屑、薰衣草,还有教堂药房里的薄荷、生姜——这些草药在中医里都是“清热利湿”“温中止呕”的常用药,海因里希想着,或许能与琥珀搭配,应对村庄里不同的疫症。

抵达维滕村时,夕阳正沉在麦田尽头,余晖将村庄染成一片血色。汉斯带着他们来到村头的木屋,里面躺着一个名叫埃尔莎的妇人,她浑身困重,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皮肤泛着黄浊色,舌苔厚得像一层泥——这是“疫毒夹湿”之证,湿邪困着身体,疫毒难以排出,单靠熏烟和内服琥珀水,效果怕是缓慢。

海因里希沉吟片刻,想起中医的“外洗疗法”——用药物煎水外洗,能通过皮肤渗透,起到“祛湿解毒”的作用。他让修士取来大锅,装满井水,放入琥珀碎屑、薄荷和少量薰衣草,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半个时辰,待水温降至适宜,便用麻布蘸着药水,轻轻擦拭埃尔莎的全身,尤其是腋下、腹股沟等淋巴结肿胀的部位。“外洗能让湿邪随汗液排出,再配合内服琥珀水,双管齐下,好得更快。”海因里希对汉斯说。

汉斯连忙学着修士的样子,给村里其他染疫的人擦拭药水。令他惊喜的是,次日清晨,埃尔莎便能坐起来喝稀粥了,其他染疫者的精神也好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海因里希又教村民们一个法子:将琥珀碎屑和薰衣草撒在房屋的角落,再用薄荷煮水洒在门口,既能“辟秽”,又能防止疫毒传入屋内。

村里的老妇人玛格丽特,年轻时跟着母亲学过些草药知识,她见琥珀外洗效果显着,便试着在药水中加入少量晒干的蒲公英(蒲公英能清热解毒),给那些皮肤起紫斑的人擦拭,没想到紫斑消退得更快。海因里希见了,连忙向玛格丽特请教,将这个改良的法子记在自己的羊皮日记本上,写道:“维滕村玛格丽特氏,以琥珀、薄荷、蒲公英煮水外洗,治疫毒夹湿之紫斑,效佳——此乃民间实践,当记之。”

在海因里希和村民们的努力下,维滕村的疫情渐渐得到控制,躲起来的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开始收割成熟的小麦。汉斯捧着一袋新磨的面粉,送给海因里希:“修士,若不是您和这琥珀,我们村早就没了。”海因里希接过面粉,笑着说:“是你们自己的智慧救了自己,我只是把琥珀的用法告诉了你们。”他看着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心中愈发清晰:这些从民间实践中得来的法子,比任何经卷都珍贵,它们才是抵御疫病的真正“圣物”。

第四回修道院内生惊变辨证施护稳人心

海因里希从维滕村返回科隆大教堂时,修道院内部竟也出现了疫情——负责抄写经卷的修士伯恩哈德,晨起后突然寒战高热,淋巴结轻微肿胀,虽不如外面的患者严重,却让其他修士陷入了恐慌。要知道,修道院是生者最后的避难所,若是这里也被疫毒侵入,科隆城的人便真的无家可归了。

院长阿尔弗雷德神父找到海因里希,语气凝重:“海因里希,你必须想办法稳住局面,不能让恐慌蔓延。”海因里希点点头,他知道,此时不仅要治疗伯恩哈德,更要制定一套系统的防疫方法,保护所有修士和避难的信众。他先给伯恩哈德诊察——伯恩哈德常年抄写经卷,久坐不动,体质偏虚,此次染疫是“疫毒乘虚而入”,属“虚人受邪”之证,不能用治疗常人的法子,需在琥珀的基础上,加入补气的草药。

他让修士取来少量黄芪(黄芪在中医里是“补气固表”的要药,虽非欧洲本土草药,却是早年东方商人带来的,一直存放在教堂药房),与琥珀碎屑一同煮水,给伯恩哈德服下;又将琥珀念珠碾碎,与薰衣草、生姜混合熏烟——生姜能温阳散寒,正好弥补伯恩哈德体质偏虚的不足。同时,他严禁其他修士探视伯恩哈德,只让两名身强体壮的修士轮流照顾,照顾者需用琥珀水洗手,戴上面罩(用浸过琥珀薰衣草水的麻布制成),防止交叉感染。

为了让大家安心,海因里希在教堂的广场上,向修士和信众公布了《琥珀防疫守则》:每日清晨、午后、夜晚各熏烟一次,每次一个时辰;饭前用稀释的琥珀水漱口,睡前喝少量琥珀牛奶;接触过患者的人,需用琥珀薄荷水洗手;体质偏寒者,可在琥珀水中加少许生姜,体质偏热者,可加少许薰衣草。这些守则,全是他从之前的病例中总结而来,比如从伯恩哈德的“虚人受邪”,想到体质差异需调整用法;从维滕村的外洗,想到手部清洁的重要性。

起初,有修士质疑:“经卷上从未记载这些,我们为何要信?”海因里希没有争辩,只是指着正在康复的伯恩哈德说:“伯恩哈德修士用这些法子,三日内便退了热,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又拿出自己的日记本,翻给大家看:“这里记录了面包师儿子、孤儿彼得、维滕村埃尔莎的病例,每个病例都用琥珀治好了,这些不是我编造的,是实实在在的实践。”

信众们看着日记本上的字迹,又看着渐渐好转的伯恩哈德,终于放下了疑虑,开始严格遵守《琥珀防疫守则》。避难所里的秩序渐渐恢复,有人开始在花园里种植薰衣草,有人主动帮忙研磨琥珀碎屑,连之前恐慌的修士,也能平静地抄写经卷了。海因里希站在教堂的窗前,看着广场上忙碌的人们,手中握着那串磨去了几颗珠子的琥珀念珠——这串念珠,从最初的祈祷工具,变成了疗愈的灵物,而它的用法,从口耳相传的偶然发现,变成了白纸黑字的守则,正一步步从“实践”走向“文献”,就像中医的许多疗法一样,先在人间救苦,再被典籍铭记。

热门小说推荐
修真位面商铺

修真位面商铺

成仙难,难于上青冥!修真难,没有法宝没有丹药没有威力巨大的符箓,没有强悍的天赋。但是自从有了位面商铺就不一样了,有了位面商铺一切都有了。什么,修真界最普通的洗髓丹在你那里是绝世神丹!什么,你们那个位面遍地都是各种精金矿物,精铁灰常便宜!前世走私军火的商人,今生在修真界同样要将商人当做自己终生的追求。我只是一个做生意的,修炼真仙大道只是我一个副业。成为位面商铺之主,横扫诸天万界。商铺在手,天下我有!...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我的极品老婆们(都市特种兵)

一个被部队开除军籍的特种兵回到了都市,看他如何在充满诱惑的都市里翻云覆雨...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揽众美在三国

一个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哇噻,美女如云呀,一个一个都要到手,战争阴谋铁血一揽众美,逍遥自来快乐似神仙本书集铁血与情感于一身为三国类中佳品。...

魔师逆天

魔师逆天

前世孤苦一生,今世重生成兽,为何上天总是这样的捉弄!为何上天总是那样的不公!他不服,不服那命运的不公。自创妖修之法,将魔狮一族发展成为能够抗衡巨龙的麒麟一族,成就一代麒麟圣祖的威名。...

神印王座

神印王座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

张湖畔,张三丰最出色的弟子,百年进入元婴期境界的修真奇才。他是张三丰飞升后张三丰所有仙器,灵药,甚至玄武大帝修炼仙境的唯一继承者,也是武当派最高者。在张三丰飞升后,奉师命下山修行。大学生,酒吧服务员,普通工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总是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不同的遭遇,动人的感情,总是让人沉醉不已。武林高手...